“有一种说法是,13亿人中有7亿人曾说过‘世界贸易组织’一词,由此可见入世对中国的重要性。 ”在第四届进口博览会11月5日举行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互利双赢共创未来”高层论坛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笑了。
作为此次进口博最突出的论坛之一,众多重量级发言嘉宾围绕入世以来中国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变革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碰撞出了许多精彩的观点。
超出期待
当时,中国上下期待着入世。
“我们有过很多期待。 我们希望引进外资,引进技术,扩大出口,增加就业。 我们还希望提高国内产业整体竞争力,推进国内改革,使对外开放体制更加规范,更加与国际接轨……”江小涓一口气阐述了当时的一系列期望。
据她所说,现在不仅所有的期望都实现了,而且在许多方面远远超过了当初的期望。 世界贸易组织前副总干事易小准介绍说,2001年以来,中国和世界的贸易流量迅速增长。 中国商品出口量增长7倍以上,进口量增长近6倍。 同时,世界贸易量几乎翻了一番。
在经济增长、进出口翻番、一个个亮眼的数字背后,其实是中国的实际发展在链接。 的消费者可以共享廉价的中国制造,中国也可以引进更多的技术、商品和经验。 江小涓认为,“进入市场后许多数字的表现背后,其实是有系统的全面变化,是经济的增长,是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就业的增加,也是我们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泰森会长杨宝庆有同感。 “走上社会后,给我们企业带来的利益是肯定的。 我们的利润逐年增加,同时通过开拓视野向外资企业学习,也为优化企业管理走了捷径。 ”
江小涓还提到了通过入世开放推进中国改革的重要变化。 “国内为了走向社会,记得对国内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无论叫它达到标准还是更高水平,总之在民营企业的发展和法律环境的改善上做了很多工作。 所以,随着改革开放并行向前,发展机遇在中国重叠出现,我们曾有过充满活力、高速增长、生活迅速改善的时期。 ”
造福世界
“没有中国,世界贸易组织就不能说是国际组织。 ”世贸组织总干事伊巴拉发言的这句话,易小准也曾常说。
看到论坛现场播出的入世短片,易小准感慨万千。 “我实际上目睹并清楚地记得这部短片中展示的所有事情。 真不敢相信已经过去20年了。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是我们一生中现代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经济事件之一。 ”。
他认为,中国历史性的参与产生了双赢的结果。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阻滞之一和其他贸易大国一样,遵循同样的多边贸易规则。 这是不小的成果,特别是在加强全球贸易、治理和多边贸易体系方面,中国的成功鼓励了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
但是,入世后,许多注意力集中在中国作为出口大国的崛起上,对中国进口问题的关注甚少。 “我在进口博览会。 2001年中国进口总额为2440亿美元,去年中国进口总额达到2.06万亿美元。 这是中国对世界经济的重要贡献,但经常被忽视。 ”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对世界经济的重要贡献,易小准建议看看中国进口在主要贸易伙伴出口中的地位和份额。 例如,2001年,中国只是美国的第十一大出口目的地,不到美国出口总额的2%。 去年,美国对华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中国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 南非也是典型的例子,2001年,中国在南非出口市场仅排在第17位,但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南非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中国在南非的出口总额所占比例从当时的1.7%上升到今天的11%。 中国对包括巴西在内的其他新兴经济体更为重要,巴西出口的近32%流向了中国。 2008年以来,中国是最不发达国家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吸收了四分之一以上的最不发达国家的出口。
中国企业也在出海,造福各国。 杨宝庆说:“我们开始在海外设立工厂、研发中心,推动当地就业,通过贸易促进民间外交……中国企业从当时的小草,已经长成苍天的大树。”
将来有前途
中国入世20年后,世界发生了不少变化。 突然新冠引发的肺炎疫情给各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无论是世贸组织还是中国,现在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SAP全球高级副总裁Clas Neumann说,两个新问题——之一是敏捷性的提高。 “由于新冠灾祸,我们不得不重视反应的速度。 世贸组织应该适应现在企业的需要,提高反应时间以适应新的环境。 ’二是适应数字世界。 “我来自欧洲最大的软件公司,现在正在加速企业的数字化。 在制定数字传输、数字货币、区块链等领域的管理规则时,不同国家的标准可能不同,需要世贸组织进行调整。 ”
“这几年世贸组织确实面临着一些新问题。 ”。 江小涓认为,数字技术带来的变化太快,贸易速度、形式迥异,电子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形态层出不穷,背后的个人隐私、网络安全等各种新问题也值得注意。 用以前的办法,一定解决不了。 面对新世界,如何让世贸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所有国家思考的问题。 “无论如何,中国将努力建设更高标准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跨境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必将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
易小准对此很有信心。 “20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入世时开放的各行各业,现在发展得非常好。 基于这样的经验,我们决心推动更多的开放,特别是服务业的开放。 这是我们未来竞争力提高的关键。 ”
“对我们中国企业来说,一定要走出去,相信方法多于挑战。 ”杨宝庆说:“未来20年,中国企业将在国际竞争中与过去有所区别。 以往的政策和人口红利可能逐渐减弱。 中国今天已经是领先的经济阻滞,中国企业也必须“利他性”思考,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我们要与海外企业优势互补,共享资源,共同创造价值。 ”
在经济全球化逆流的今天,发言嘉宾一致认为,开放与合作仍然是世界贸易的大趋势。 “中国有句老话,寻求共同点。 虽然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贸易呼声,但是我们总是朝着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 ”。中国商会主席Greg Gilligan说。
资料来源:财联社